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,自身也会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情绪的存在,很多时候,父母会发现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开心了,一个人在角落里独处等情况。当孩子出现了一些情绪,父母应该如何来帮助孩子来处理这些问题呢?
第一、理解、接纳孩子的情绪
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,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倾听的技巧,接纳孩子的情绪。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,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。
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感觉,是一个人对周遭事物的主观感受,因此没有对错之分。它是一种能量,一旦涌现了,绝不会凭空消失,需要有效疏解的管道。
第二、协助孩子觉察、表达情绪,并理清原因
接下来,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,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,协助孩子觉察、认清自己的情绪,例如:“看你哭得这么伤心,一定很难过,对不对?”回应孩子的感受,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。
之后,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,例如:“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?”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,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。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,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,才能“对症下药”。
第三、引导孩子调整认知,思考解决方案
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,引导他调整认知,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,例如:“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,你觉得很生气。但是你与人吵架也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。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,好不好?”
BBunion国际早教:孩子的生活经验比较少,可能无法很好地去处理自己的情绪。父母可以正确地去引导孩子,学会去正视自己的情绪,懂得去梳理和解决这些情绪。做好自我管理,,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。